我们一研为定,明年定为研一
图片
准研究生,你好呀~上次调研中,邻邻学姐发现很多同学都存在这样的疑问:
每道题的用时要怎么把控?
不同题型的主观题的字数写多少比较合适?
怎么答题才能拿高分,有没有答题模板?所以,今天给大家准备好了一份答题说明书,包含不同题型的答题时长、字数参考、答题模板等,可做参考~
💡 注意:图片
①本文主要针对统考312,而347真题题型布局每个院校都不一致,如有需要欢迎宝子们在评论区留下院校名称,后续会发一版普适版的主观题答题技巧及模板。②本阶段的重心是在刷题,检测复习效果,附加答题技巧;(复习不到位,空有答题技巧,答案编都编不出来,考场的3小时会非常难熬)
图片
答题误区及基本原则1.严重误区:答的越多越好的❌
2.基本原则:(1).答得完 ✔(2).答得好 ✔
图片
图片
答题时间建议
1.单项选择题:🔴每道题2分,共 60小题,平均每题40秒,总用时≤ 40 分钟(上限)注: 具体科目略有差异,前面文科题目普心、社心、发心、教心可依据情况提速在20-30秒左右,为后面实验、统计、测量的理科题目争取更多答题时间。
2.多项选择题:🔴每道题4分,共10小题,平均每题1分钟,总用时≤10分钟(上限)
3.涂答题卡: 总用时5分钟⭐涂答题卡Tips: 先把你的所有的选择题答案在答题卡上轻轻地划一条线,随后全部检查一遍,确保划线的答案和试卷上写的一模一样。最后专心涂卡,既保证不会出错,又保证速度尽可能地快。
4.简答题:🔴每道题10分,共4小题,平均每题9分钟,总用时≤36分钟(上限)注:简答题并不是答得越多越好,精炼答案,保证综合题时间充足。5.综合题:🔴每道题25分,共4小题,平均每题22分钟,总用时≤88分钟(上限)
6.总计:共179分钟考试总时长:共180分钟💡 注意:图片
①不要过于焦虑,一开始做题慢很正常,因为刷题少or知识掌握不牢固/没掌握,所以不能快速找到题目想要考察的知识点。目前时间来得及,补全漏洞即可。②强烈推荐,刷题营课程👉这次一次治愈你的做题难题!图片
最晚时间节点
💡8:30 开考,必须把考生信息填写完(答题卡、试题册、草稿纸)
注:8 点到考场,提前上卫生间。8 点30开考之前,把所有考生信息全部填写完,这个时候不能动笔,但看一看题目,看看哪道会哪道不会,甚至有些题目如何组织语言,脑子里面可以先过一遍,都先整体看一下,看完之后再看看选择题,尤其是选择题前几道,8点30铃响后再动笔。💡9:10 单项选择题,必须答完💡9:25 多项选择题,必须答完(含涂答题卡)💡10:00 简答题,必须答完💡11:00 准备答最后一道综合题注:听监考老师的时间提示,此时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半小时💡11:30 放笔,交卷
注:一定要放笔的,把笔放下,不能再写了。一旦交卷铃打响,必须全体起立,不要冒险继续书写,防止分数作零。图片
图片
主观题答题字数
一个正常人每分钟可以写多少字?25个字左右。
1.简答题: 共4小题,平均每题9分钟,共36分钟。
💡平均每题200字(1分钟思考时间)
2.综合题:共4小题,平均每题22分钟, 共88分钟
💡平均每题500字(2分钟思考时间)
注:可结合不同难度的题目特点、根据同学们的写字速度在以上基准之间浮动。
图片
图片
主观题答题技巧
1.注意卷面及条理性8道主观题,假设你和B同学都掌握了,你只是把记住的重点写上了,而B同学呈现的卷面整洁有条理,结果你俩的卷面分差了几十分。一道题因答题的方式、完整性不同,10分的简答题,一个得7分一个得到了9分,25分的综合题,一个得22分一个24分,这样8道主观题就差了16分。在全国考生成绩中,这差的可不是一点点了。2.答题技巧(1)审题
先看题目到底问了几个问题。例一:
“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”这句话体现了知觉的什么特性?这一特性在知觉中的作用有哪些?
这题包含两个问题:知觉理解性的概念;在知觉中的作用。例二:
论述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,并计较两者的异同。
这题包含四个问题:过滤器理论;衰减理论;相同点;不同点。
(2)按点答:
善用序号和分号,不同的内容分点回答。例如:论述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,并计较两者的异同。
需要回答四个点:
1.什么是过滤器理论2.什么是衰减理论3.相同点:①②③……4.不同点:①②③……💡 注意要点:图片
①解释名词:对题干涉及主要名词需要进行解释。比如上述案例中,需要写出反映了知觉的理解性以及什么是知觉的理解性。而不是简单答一句:反映了知觉的理解性。②知识联系:平行知识点、不同理论的对比、联系与区别。比如,难度和区分度,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关系。这些知识点不仅仅是简单的背诵就可以,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。平时的复习的时候,注意画框架图,注重平行知识点的对比记忆,以及大框架的记忆。比如,论述情绪的认知理论,我们要知道的知识点包括:阿诺德的评定-兴奋理论;沙赫特-辛格的因素理论和拉扎勒斯的认知-评价理论。(3)踩关键词;表述要专业、简洁尽量把句子缩短,突出关键词所在位置。老师是根据关键词给分的,不是看你写了多长。大白话越多就越危险。能用“因果关系”就不用“因为……所以……”,能用“控制条件”就不用“控制除自变量外的其他变量”。用第二种表述方式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平常学的不好。4.区分简答题和综合题的答题方式⭐简答题:一般只答理论部分,题目问什么知识点就答什么,按照书上原文表述默写下来就好,不需要举例子。一定要标序号。
⭐论述题:理论+结合材料分析+结合生活实例分析+解决方法。“3w答题法”,即what,why,how,是什么,为什么,怎么办。💡 注意图片
①综合题要拿高分,就要学会联系其他相关知识,不能只停留于题目要求。
②学会用简洁、专业的方式把答案表达出来,少用自己的话说,有的同学答题的方式就像在聊天一样,废话太多,老师抓不到重点和逻辑,所以最后得分比较低。
③题量大,研友们一定要提前模拟,看看最适合自己的做题时间。
以下时间仅作参考:
图片
图片
主观题答题模板
1.概述型
真题举例:
什么是自我效能感?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?
答:(1)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。(2)影响因素: ①个体学习的成败经验;②榜样的替代性经验; ③重要他人的言语劝说;④个体的情绪唤醒状态。
💡 注意:图片
可在以上答案的基础上适当展开描述,能一字不落背起来固然好,但是真正的踩分点才是给分的核心。建议答题时先列举踩分点,再添加描述语句。假如想不起来如何描述那么可以先将那句话空着,什么时候想起来,什么时候再往上填。
如果说 9 分钟到了,你还没想起来,就任意写一句话,这样的话特别方便你去把握整个的答题节奏,而且大概率不会扣分。⭐ 概述型答题模板:图片
(1):核心概念名词解释(2):题目问题要点先行(3):每个要点名词解释(4):适当进行举例说明时间允许的情况下,且确保正确,
如果题目有要求,则必须举例说明.
2、理论型
真题举例:
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。
答:(1)奥尔波特提出人格特质分成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。(2)共同特质是指同一社会文化形态下,多数人和群体所共有的特质。(3)个人特质是指某个体所独有的特质,分为三个部分:首要特质、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。
💡 注意:图片
①建议在要点基础上解释概念,因为不确定今年的原答案会不会把首要特质、中心特质等解释一下。是有这个可能性的,所以核心概念的定义能写还是要写的。②需不需要再进行举例说明?
题目没有要求举例说明,你就可以不举例说,还是那时间允许你又感觉自己好像答得不是很专业,可以举个例子,但如果说时间已经到了,发现举例说明没写,这时候不要写了,赶紧做下一题。⭐ 理论型答题模板:图片
(1)提出者(2)理论核心(3)理论要点(4)要点含义(5)举例说明时间允许的情况下,且确保正确。
如果题目有要求,则必须举例说明3、联系型
真题举例:
简述统计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定义及其关系。
答:(1)统计验中两类错误即α 错误和β错误。α错误是指当零假设成立时,拒绝零假设犯的“弃真”错误,也叫I型错误;β错误是指当零假设不成立时,未拒绝零假设所犯的“取伪”错误,也叫II型错误。(2)α错误和β错误相互之间的关系是:α大时,β小,α和β不能同时减少。
💡 注意:图片
联系包含两个方面:相同点、关系
⭐ 联系型答题模板:图片
(1).核心概念定义(2).两个概念的相同点(3).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
4、区别型
真题举例:
根据斯金纳的理论,简述正强化、负强化、惩罚三者之间的区别。
答:(1)正强化与负强化的目的都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,但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,而负强化则是通过撤销厌恶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。(2)正强化与惩罚都是通过呈现刺激来达到目的,但正强化呈现现愉快刺激,惩罚呈现厌恶刺激;正强化的目的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率,惩罚则是降低反应发生概率。(3)负强化与惩罚都有可能涉及厌恶刺激,但负强化是撤销厌恶刺激,惩罚则是呈现厌恶刺激;负强化的目的是提高行为发生主概率,惩罚则是降低行为发生概率。💡 注意:图片
①区别有两个答题思路:a.两个概念分开答;b.分成几个维度,每个维度下把两个概念进行比较(推荐);②涉及多个概念的区别则需要两两比较.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